平罗县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诉讼服务 司法公开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平罗县人民法院->新闻中心->基层工作
把法庭搬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平罗县人民法院开展巡回审判工作纪实

  

    近年来,平罗县人民法院牢牢把握便利群众参与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面向农村、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的工作原则,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工作,提倡法官脱下法袍,深入田间地头、工矿车间、学校社区巡回办案,深入群众中走访、调查、调解、开庭,用群众听得懂、看得明、信得过、靠得住的方式解决纠纷,仅2013年上半年,该院开展巡回审判350件,案件巡回审判率达28.7%,参加案件旁听人员达2700余人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生态移民巡回审判点  便民机制方便群众诉讼

201372930分,老人、妇女、小孩三三两两像赶集一样来到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瑞新村村委会,里三层外三层聚集在一起,500多人围站在10米见方的审判区域,一个个伸长脖子往里看。“这是要干啥,这么多人,还有几个穿着制服的?”一位抱着小孩的妇女急切地问道。“快开始了,法院的人要在这里审案子。”一位老汉回答。“现在开庭,平罗县人民法院陶乐法庭现在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原告姚某某与被告王某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随着审判长王华勇的声音一响,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原来是陶乐法庭现场审理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本案中原被告都是西吉县新移民到红崖子乡红瑞新村的居民,由于是邻居关系,原告又受伤,不方便到法庭参加诉讼,法官就将法庭设在了红瑞新村的村委会门口

2012年初起,红瑞新村陆续搬迁安置了来自西吉县的移民12006000余人,村民生活逐渐稳定下来。这里距陶乐法庭30多公里,离县法院近60公里,平罗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于 2012427日在移民相对聚集的红瑞新村和红翔新村成立了“生态移民巡回法庭”,拉开了该院生态移民固定巡回审判的序幕。结合生态移民生产生活实际,该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为生态移民工程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确立了“设立生态移民巡回法庭和便民诉讼服务点、发放法官便民联系卡、开通移民诉讼绿色通道、落实司法救助、开展送法下乡、加强民情链接”等十一项便民措施,为生态移民工程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生态移民巡回法庭成立以来已审理案件103件,其中调解、撤诉85件,调解撤诉率为81%,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移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便民诉讼流动法庭车  巡回收案就地办理案件

“我要立案,三个儿女不管我,我行动不方便,也不知道法院在哪,村主任帮我问了你们的电话……”2013528日下午,姚伏法庭的电话铃急促响起。法官左军拿起电话,话筒里传出一位老年妇女哽咽的声音。左军详细询问了案件情况和当事人的情况,然后答复道“不用着急!你的情况我听清楚了,明天我们就去你家办理立案手续,请你提前做好准备。” 529日上午,左军和书记员、驾驶员检查了便民诉讼流动法庭车的设备,趋车前往当事人住处。半小时后,办案人员在村委会找到村干部,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尹大娘的家里,立即办理立案手续,又传唤三个被告到尹大娘家中应诉。开庭前,办案人员邀请村队干部配合,组织村民乡亲近邻旁听。开庭时,当即传唤证人出庭,当即就地调查,当庭进行调解。办案人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服教育,一面释法析理,一面劝说当事人要尊老爱幼,在村队干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双方当事人终于冰释前嫌,达成调解协议:三个子女每人每月给付原告赡养费人民币150元,多年的积怨得以消除。临行时,尹大娘拉着左军的手连声说:“以前听说到法院打官司可麻烦了,费时费力不说,还要搭在路上好多时间。怎么也没想到你们会主动来咱家门口给我们解决纠纷。” 旁观群众纷纷表示:这真是一场生动的法制课、道德课。

201326日,蛇年春节来临之际,该院5个人民法庭庭长分别从自治区高院收到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便民诉讼流动法庭车”。 5位庭长纷纷高兴地说,“这次配发的车辆数量多、标准高、功能全,集车载录音、录像设备、宣传和引导等设备功能于一体,有流动性、灵活性、安全性等特点,能够达到与实体法庭一样的‘数字化法庭’利用效果,可随时随地开庭办案,还能保护法官的人身安全,在外开庭再也不用受风吹日晒了。有了这台‘便民诉讼流动法庭车’,人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法庭调解员注重调解  巡回审判着力化解矛盾

巡回审判是更加贴近群众的一种解决矛盾的方式,而调解则是化解民间矛盾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两者有效结合,能够释放出更大的能量。该院在巡回审判工作中,首要的工作方式就是就地调解,法官既是调解员又是宣传员,在田间地头、在群众家中、在社区村委会,在既能方便群众又能做好法制宣传的地方,运用各种调解手段,总结调解经验,充分发挥亲属、朋友、单位领导、居委会及村委会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将调解工作做细做透,真正化解社会矛盾,达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双赢。

    “何庭长,移民过几天就要到了,赶紧想想办法把马某贷款的案子解决了,要不然他就要阻挠移民安置工作。”黄渠桥镇的干部找到黄渠桥法庭法官何志兵着急地说。原来20133月当事人马某贷款5万元到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贷款无法按时偿还。马某无奈将家中多余房屋及农田交给村委会,用于插手移民安置,准备周转部分资金。平罗县农村商业银行得知消息后,申请法院对镇政府支付给马某的前期补偿资金43000元予以诉前保全。马某知道后,认为银行不信任他,对镇政府、村委会也有意见,扬言要收回已经交给村委会的移民安置房。镇、村干部得知后很着急,希望法庭妥善解决纠纷。黄渠桥法庭法官何志兵考虑到事情影响面大、时间紧急,最好能调解处理。保全后,他多次到贷款人马某家给其做思想工作,邀请镇、村干部、司法助理员到马某家参与调解,向镇政府、村委会提出尽快支付补偿金的解决方案。在各方沟通协调下,镇政府、村委会决定一次性将应付马某的83000元全部付清,马某一次性将银行贷款本息全部偿还,不再干扰移民安置工作,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把巡回审判工作纳入各业务庭主要目标考核内容,软指标变成硬任务。少坐堂问案,多巡回办案,把更多的方便送给群众,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田头、心头,代替原先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切实解决老百姓告状难的问题,要为当事人提供实实在在的方便。使人民群众从我们承办的每一起案件、调处的每一个纠纷、化解的每一个矛盾中,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满意。”该院院长王德俊在介绍平罗法院巡回审判工作时说。

纠纷千种万种,巡回审判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宽。平罗法院在各业务庭普遍实行了“就地开庭、以调为主”的多样巡回审判工作形式,并且加强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的衔接配合,促进当事人以和谐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降低涉诉信访率。法官到群众中间去开庭,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巡回办案,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查明事实,辨明是非,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直接接受群众的监督,依靠群众搞好审判,把法庭搬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巡回审判方式方法,开展便民、利民活动,设立生态移民、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巡回法庭,采取假日立案、巡回立案等方式方便群众起诉,当事人起诉时可以电话预约、可以口头起诉等等。在农忙时节到农村开“午间法庭”;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在假期开“假日法庭”,让老百姓打官司省心、省力、省时、省钱,免受诉讼奔波之苦。

“身在三尺法台,心系四野民生”,平罗法院人将不懈努力,深化法官群众观念,在审判工作中脚踏实地的走群众路线,认真践行司法为民的承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王强、万娟)

来源: 责任编辑:
☆ 平罗县人民法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平罗县人民法院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平罗县人民法院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平罗县人民法院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平罗县人民法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平罗县人民法院网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